(本文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央廣網等網絡公開消息綜合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日前,新華網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即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于整個國家而言,“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而于廣電行業而言,鄉村問題也是近些年關注的重要議題,如近期熱議的“智慧廣電鄉村工程”。
2020年年底的廣電總局黨組會議上,中宣部副部長,廣電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聶辰席曾提到,要策劃實施“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堅持內容供給和基礎建設并重,優質資源向鄉村下沉,加強智慧廣電平臺、網絡、終端在農村地區的部署和建設。由此可見,“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必然將是未來廣電行業的重點工作議題之一。當然,從以往實踐來看,“智慧廣電鄉村工程”也早已成為各地廣電布局的關鍵工作之一。
江蘇廣電局: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建設規范發布,助力鄉村產業振興任務
近日,江蘇廣電局發布《江蘇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建設規范(試行)》。該《規范》規定江蘇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建設目標、建設任務、建設標準和保障措施等內容。
《規范》明確,江蘇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建設主要包括兩方面任務:一方面是提升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傳播能力,包括提高雙向網絡覆蓋率、升級鄉村網絡寬帶、加強高清終端供給、建設分級管理云平臺、建設區域電視門戶等任務;另一方面是拓展智慧廣電鄉村工程服務業態,包括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益農信息社”建設、在線教育服務等惠農便民文化服務任務,應急廣播提檔升級、“平安鄉村”建設、“美麗田園鄉村”建設、鄉村“網格化”治理等基層治理任務,“智慧農業”建設、“商務服務平臺”打造等助力鄉村產業振興任務。
而在去年10月16日,廣電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孟冬赴江蘇調研智慧廣電鄉村建設工作,并考察了江蘇有線網搭建的鎮江句容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智慧云平臺、融媒體中心、有線電視網絡指揮調度平臺,并深入鎮村、農戶家中了解“一村一品”、平安鄉村、數字鄉村、“三務”公開、應急廣播、專屬電視平臺、公益影院等鄉村智慧廣電業務開展情況,在村綜合服務中心觀摩了智慧黨建三級平臺展示,在農戶家中實地查看和詢問了群眾看電視、用電視的實際效果。
福建廣電局:發布相關通知,助力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去年5月,福建廣電局發布《關于組織實施“智慧廣電鄉村工程”試點建設工作的通知》。該通知指出,在福建省8個設區市(不含廈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選擇“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建設試點,計劃安排200個行政村。同時,支持廈門市自行組織開展相關工作。
其中,建設內容包括:
1.升級改造有線電視網絡。在現有的線電視網絡基礎上進行數字化、IP化和網絡化升級改造,提升有線電視網絡的承載能力、內容支撐能力和信息化服務水平;建設省級調度平臺,形成可管、可控、安全、高效的智慧廣電網絡。
2.升級農村廣播“村村響”大喇叭系統。對原有的農村廣播“村村響”大喇叭系統進行維修升級,更新老化設備,新增音質清晰柔和、音量可調可控的音柱設備。新增自帶UPS電源、風光發電的智慧廣電燈桿,保障廣播終端每天24小時不間斷都處于待命狀態,實現應急廣播“應急”屬性,提升廣播傳輸覆蓋質量。
3.建設智能化監控系統。服務鄉村治理和應急管理,在試點村主要公共場所安裝高清攝像頭,配合農村廣播“村村響”大喇叭和智能音柱,通過各級播控平臺實現對特定場所和區域的信息發布、預警提醒和應急管理以及廣播內容播放。
4.建設各級播控平臺。升級原有村級廣播室,配備視頻監控電視屏幕,優化網絡配置,建設村級智慧播控終端,對接縣預警信息中心、省級應急廣播頻率(福建電臺交通廣播)、縣級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平臺。
同時,“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建設資金由地方自籌和福建廣電網絡集團共同投入,省廣電局籌措部分資金,采取“以獎代補”方式補助福建廣電網絡集團用于“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建設。
在上述《通知》中可以看到,福建廣電局在組織實施“智慧廣電鄉村工程”試點建設工作中,主要著力于鄉村公共體系建設、應急廣播等方面。
廣西政府:“壯美廣西·智慧廣電”納入為民辦實事工程項目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2021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項目分工方案》,2021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包括社?;菝?、健康惠民、教育惠民、水利惠民、安居惠民、農補惠民、生態惠民等10大類項目,分為32個子項目,計劃籌措項目資金707.03億元。
其中,“壯美廣西·智慧廣電”項目納入《2021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項目分工方案》,計劃籌措資金0.99億元,中央財政補助0.79億元,自治區本級財政安排0.2億元。建設完善應急廣播省級云平臺和6個縣級應急廣播體系;完善鄉鎮無線發射臺站長效維護機制;實施老少邊區廣播電視覆蓋工程;建設100個“智慧廣電”村級全媒體信息室。
在廣西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智慧廣電工程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數字廣西“廣電云”村村通戶戶用工程累計投入資金20億元,新建光纜線路總長9.7萬公里,廣西壯族自治區行政村總聯網率從2019年初不足50%提升到100%,取得了歷史性新突破。
2019年廣西在全國率先啟動智慧廣電工程,至2020年智慧廣電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實現全自治行政村廣播電視光纜全聯網,累計新建光纜線路總長9.7萬公里,實現了全廣西14335個行政村的廣電光纜聯網,完成了6.3萬個35戶以上自然村的光纜聯網,全自治區廣播電視有線、無線、直播衛星覆蓋率達到99.9%。
2013年到2020年,建設了753座鄉鎮級無線發射臺站和109個村級無線發射臺站,較好地解決了中央、自治區、市縣廣播電視節目農村覆蓋問題。
2020年34個縣區(含9個深度貧困縣)實施并完成了應急廣播體系建設,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了上下聯動的應急廣播“一張網”,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抗洪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依托有線電視網絡,建成了廣西數字網絡圖書館,將15143個農家書屋升級為“數字農家書屋”,豐富了農家書屋的內容和閱讀方式,讓城鄉居民同等共享廣電數字閱讀公共服務。
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探索推進智慧鄉村“一村一屏”建設,2020年建成了8100個行政村的智慧鄉村“一村一屏”系統,覆蓋全自治區一半以上的行政村,打造廣電服務農村社會治理、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新平臺。
開展智慧廣電全媒體信息室試點工作。2020年實施3個縣300多個村的全媒體信息室建設,整合智慧廣電內容和服務資源,集成電視頻道、視聽內容專區、電視圖書館、黨員遠教、視頻會議、雪亮工程、政務服務等應用,探索了智慧廣電服務數字鄉村文化建設新模式。
; 涉及文旅、綜治等,“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助力鄉村振興
近兩年,全國廣電行業通過對口支援、定點扶貧等多種方式,努力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有益參考。除了上述所提到的江蘇廣電局、福建廣電局、廣西等,全國各地廣電均有所行動,如:
· 天津市通過農網改造,完成各行政村數字電視信號覆蓋,為鄉村振興搭起“信息橋”,連通“致富路”;
· 河北局組織實施的生物多樣性減貧案例寫入全國兩山轉化典型村鎮案例和聯合國峰會文件,定點幫扶的八頃村案例入選國務院扶貧典型案例;
· 山西局注重產業扶貧,扶持打造鄉村文旅項目,培養鄉村文明;
· 江西局、西藏局培育和發展幫扶村集體經濟,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并籌措資金改善村民生活環境;
· 廣西省探索推進智慧鄉村“一村一屏”建設,打造具有廣電特色的服務農村社會治理和鄉村振興的綜合平臺;
· 海南局探索實施“智慧廣電鄉村旅游試點建設項目”,有效提升了試點地區鄉村旅游和公共服務水平。
總之,無論是公共服務、應急廣播方面,還是商業化發展方面,助力鄉村振興,策劃實施“智慧廣電鄉村工程”都是重要方式之一。
日前,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結束后,國家鄉村振興局牌子正式掛出。“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牌子此前已經摘下。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既是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的一個標志,也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奔向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而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那些案例,通過開展“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建設,搭建“政用”“民用”“商用”等系統平臺,服務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和民生建設,帶動關聯和新型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也必然是未來廣電工作的重中之重。
海峽廣播電視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軟件大道89號福州軟件園A區28號樓五層
Copyright ? 1999-2025All Rights Reserved閩ICP備12023208號